前不久,中办、国办印发的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全文向社会公开发布。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执行文件要求,把“实”字贯穿于为基层减负的全过程、各环节,让基层从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束缚中解脱出来,集中精力抓落实。
“实”字首在思想认识的摆正。各地区各部门要清醒认识到,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根源在于一些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缺位和政绩观的错位,要想根治,必须从思想深处着手,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营养、锻造作风、提升本领。综合采取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集中学,情景党课、现场教育沉浸学,正反面典型案例对照学等多种形式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深处“轻装上阵”,深刻领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牢固树立造福人民的政绩观,多做打基础、利长远的事情,不务虚功、不图虚名,一心一意干事业,心无旁骛谋发展。
“实”字重在形式主义的纠治。在形式主义的各种表现形式中,文山会海、迎来送往是重灾区。一些基层干部深陷文山会海、疲于迎来送往,如同“戴着镣铐跳舞”,既牵扯时间精力,又消耗干事热情,掣肘地区发展和为民服务。一方面,要敢于向文山会海开刀,严格执行精文简会有关要求,做到能不开的会坚决不开,能合并的会坚决合并,没有实质内容、可发可不发的文件、简报一律不发,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,带头开短会、讲短话,让基层干部从“案牍劳形”中解放出来。另一方面,要勇于向迎来送往说不,坚决杜绝不必要的陪同接待,提倡轻车简从、直插一线,多采取“四不两直”的方式到基层调研,既能够掌握“第一手资料”,也能让基层干部抽出更多时间精力围着项目转、围着群众转,真正释放服务地区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动力和活力。
“实”字贵在常态长效的坚持。形式主义具有顽固性、反复性,容易“按下葫芦浮起瓢”,还易发生“隐形变异”,唯有筑牢制度堤坝,健全长效机制,才能避免反弹回潮。要用好考核“指挥棒”,大力精简考核事项,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,统筹优化干部考核工作,把评判权更多地交给群众,树牢实干实绩鲜明导向。要构建容错“防护网”,建立健全容错纠错、澄清正名机制,营造为担当者担当、为负责者负责、为干事者撑腰的浓厚氛围,解除基层干部后顾之忧,激励放开手脚、敢想敢干。要扎紧监督“铁篱笆”,对明减暗增、改头换面、变相反弹等问题露头就打,对落实减负责任不力、问题突出的地方和单位严肃问责,以刚性约束确保减负措施落地落实、常态长效。
(作者:刘颖 张延良 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委组织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