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1

传统与现代的碰撞:机械化生产让芝麻酱香飘万家

2025/8/19 11:33:46 | 文章来源:食品机械设备网  | 【大 小】 【打印】

  入秋了,火锅销售即将步入旺季,围坐火锅旁,调一碗香气浓郁的麻酱蘸料是不少人的心头好——醇厚的芝麻香裹着食材入口,那股子地道风味,藏着中国人对传统调味品的偏爱。如今,从火锅店的餐桌上到家庭的厨房里,这瓶瓶罐罐里的芝麻酱,正加速机械化生产。曾经依赖人工筛选、炒制、研磨的传统工艺,正逐步被高效、精准的机械化生产线取代,这场变革不仅让这份传统美味更贴合现代生活需求,更在产业发展、品质保障、安全供给等方面释放出强劲动能。

  传统的芝麻酱生产,是实打实的人力密集型活计。芝麻要人工挑拣杂质,炒料全凭师傅手感把控火候,研磨时需反复搅动,灌装更是靠勺子一勺勺舀——一套流程下来,不仅耗时久,产量还低,遇上市场需求旺季,常常陷入供不应求的困境。而机械化生产的出现,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限。正道油业自2000年成立起,便在传承传统石磨工艺与水代法工艺的基础上,潜心钻研现代技术,最终研发出自动化小磨香油加工流水线。从芝麻精选到成品入库,全程无需大量人工干预,生产效率较传统方式大幅提升,产品品质也实现了质的飞跃,每一滴芝麻酱都保留着浓郁的传统风味。河北京馨泉食品有限公司同样走出了一条传统工艺+现代设备的创新路,他们自主研发全自动节能石磨设备,引入自动化数字控制生产线,实现了芝麻自动炒制、芝麻酱自动灌装的全流程自动化。如今,企业年加工原料能力达到6500吨,不仅轻松满足市场销售需求,在成本控制上也取得了显著成效,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。

  对于芝麻酱而言,口感稳定、风味纯正是赢得消费者青睐的关键。但在传统手工生产模式下,品质却常常看天吃饭”——不同师傅炒料的火候有差异,研磨的粗细度难统一,甚至同一批次的产品,口感都可能出现偏差。机械化生产则通过精准的参数控制,让品质稳如磐石。在李家芝麻官的30万级无尘车间里,100台由华为5G技术驱动的智能石磨正有条不紊地运转,这些设备能实时监测温度、湿度等18项关键参数,将每粒芝麻的炒制误差控制在0.5秒以内,确保炒出的芝麻香气恰到好处。车间内的AI视觉检测系统更是火眼金睛,每分钟能识别2000个芝麻酱颗粒,哪怕是0.01毫米的微小杂质,也能被精准剔除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企业还通过物联网平台,将五代人积累的炒制经验转化为数字化曲线模型,让传统技艺摆脱口传心授的局限,实现了标准化生产。如今,这里产出的芝麻酱,每一瓶的口感都细腻醇厚,风味如一,市场竞争力大幅提升。

  成本控制,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招,机械化生产在这方面同样展现出独特优势。一方面,它大幅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——传统生产线需要十几名工人才能运转,而机械化生产线只需几名工人负责设备监控和维护,人工成本降低的同时,还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失误带来的损耗。另一方面,机械化生产通过优化流程、精准控制,最大限度减少了物料浪费。就拿大桶装芝麻酱生产线来说,采用全自动伺服电机驱动的活塞称重式灌装设备,能实现灌装量精准统一,彻底解决了传统人工灌装多一勺少一勺的容量误差问题;精制的不锈钢大料斗自带自动搅拌功能,叶片宽度大、搅拌力度足,能让芝麻酱始终保持均匀状态,不沉淀、不结块,有效避免了物料残留浪费。此外,现代机械设备的高效运转和低故障率,还降低了设备维修成本和更新频率,让企业能以更低的成本产出更多优质产品,在提升经济效益的同时,也为产品定价留出了更灵活的空间,让消费者能以更实惠的价格买到高品质芝麻酱。

  食品安全,是食品产业的生命线,芝麻酱作为直接入口的调味品,安全更是重中之重。传统手工生产中,人工接触环节多,车间环境难把控,很容易出现卫生隐患。而机械化生产则从源头筑起了一道安全防线。现代化的芝麻酱生产车间,大多采用封闭化设计,工人需身着防尘服、佩戴口罩和无菌手套才能进入,从根本上减少了人员接触带来的污染风险。自动化设备在生产前后,还会进行全面的清洗和消毒,管道、容器内壁无残留,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在洁净环境中生产。同时,机械化生产线还配备了实时检测设备,能对芝麻酱的水分、酸度、微生物等指标进行在线监测,一旦发现异常,系统会立即报警并暂停生产,及时排查问题。这种全程可控、实时监测的生产模式,让芝麻酱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安全保障,让消费者吃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。

  从火锅桌上的一碗蘸料,到千家万户的餐桌调味,芝麻酱的背后,是传统美味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。机械化生产不仅让这份传统风味走出了小作坊,迈向了大产业,更以高效、稳定、安全的优势,推动芝麻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,未来还会有更多智能化、绿色化的技术融入芝麻酱生产环节,让这份承载着中国人饮食记忆的美味,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彩,为我国食品工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更多力量。